地三鲜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青岛发布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复制链接]

1#

近两年,由预制菜掀起的“厨房革命”强势来袭,火到出圈的预制菜让各大餐饮、食品企业纷纷布局,抢占产业新风口。当然,这股新风潮也吹到了青岛,如何发展预制菜产业已经成为岛城的新课题。11月1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青岛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以下简称《方案》)进行政策解读。《方案》提出,把我市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的总体目标定位。将打造15家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大型预制菜龙头企业,全市规模以上预制菜产业市场主体达到家,全产业链规模突破0亿元。

/背景/

健全完善预制菜产业链

近年来,预制菜成为农业和食品消费领域的新热点,传统餐饮业、食品加工业、各类工商资本纷纷挺进预制菜新赛道,未来产业规模和市场空间巨大,发展预制菜产业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市具备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优势,我市是农业大市,年产粮食超过万吨、蔬菜超过万吨、肉蛋奶超过万吨,食品工业基础扎实,规上食品工业企业多家。”市农业农村局二级巡视员史跃林表示,岛城具有食品加工出口的传统优势,但也面临产业链不完善、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开拓有待增强等问题,需要健全完善预制菜全产业链,推动预制菜生产规范化、产品标准化、技术现代化,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便利化、营养化消费需求,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升级。

近日,市农业农村局会同有关部门,学习借鉴广东、福建、杭州、潍坊等省市先进做法,结合青岛实际,对预制菜生产企业、在建预制菜产业项目深入开展调研、座谈,广泛征求了行业协会、市场主体意见,起草了《青岛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年)》。

/部署/

构建“2+7+N”布局架构

《方案》部署了我市预制菜产业构建“2+7+N”的布局架构。“2”是建设两个国际预制菜产业集聚区——在莱西创建的中国(青岛)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在城阳创建的中国(青岛)农业食品创新园。“7”是布局7个产业集群,分别是西海岸新区(康大)食品产业园、城阳特种食品产业集群、即墨(正大)现代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胶州(益海嘉里)现代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胶州(利群)智慧物流及供应链产业集群、平度粮油加工产业集群和莱西食品产业集聚区。“N”是N个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和预制菜加工项目。2个国际预制菜产业集聚区、7个集群和N个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预制菜加工项目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构建起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此外,《行动方案》从培育全产业链、构建标准体系、拓展消费市场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细化工作措施。一是实施预制菜全产业链培育工程;二是加快构建预制菜技术和标准体系;三是大力培育预制菜消费市场。同时,《行动方案》对岛城预制菜产业发展提出了三项政策支持。一是加强市级政策支持;二是落实上级优惠政策;三是创新金融支持。

/探访/

市场火热受年轻群体青睐

岛城的预制菜市场现状如何?近日,记者走访岛城各大商超,发现种类繁多、品类俱全的预制菜正“各显神通”,吸引着年轻群体的青睐。

超市中,预制菜品种丰富。

在利客来李村购物中心店,记者发现有十余种预制菜摆放在货柜中,苦瓜酿肉、鱼香肉丝等新鲜产品售价从十几元到三十几元不等,吸引许多市民前来挑选。在香港中路家乐福超市内,预制菜货架中的麻辣小龙虾、黑椒牛肉等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记者在家乐福超市还发现,预制菜并不是只有简单的家常菜,还有佛跳墙、鲍鱼花胶鸡等高档滋补名菜,价格跟饭店相比较为实惠。

在盒马鲜生店内,打出了“工坊半成品菜五分钟做出餐厅味”的招牌。这些预制菜产品由统一餐盒包装,多以鸡肉、猪肉、牛肉等肉类为主菜,辅料有葱、姜、蒜、辣椒等,还根据菜品口味放有调料和油包等。这些预制菜的烹饪时间从3分钟至10分钟不等,保质期在4天左右。每个产品包装上都配有烹饪方法,还附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