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两个财主,一个叫李有德,一个叫马富贵,两人的性子可以用南辕北辙来形容。
李有德为人大方爱帮助别人,家中的亲戚朋友大多都向他借过钱。他不忍心拒绝别人,每次都是有求必应。附近的人都了解他的性格,连城中的一些乞丐也来到他门前打起秋风来。只要假装可怜,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收获。
时间久了之后,众人背地里就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手松松”。意思是这人守不住钱财,照这样下去万贯家财过不了多久就会败光。
他们的这一番猜测也不无道理,在开支大于收入的情况下,花钱毫无节制的李有德不久后快要破产了。
马富贵看到他的行为后嘲笑不已,他为人吝啬,每天只想着往家中扒拉钱财。按理来说喜欢赚钱没有错,可他这人不光克扣长工的工钱,对自己家人也狠得下心来。
家中时常青菜豆腐应付着过上一顿,连那身上穿的衣服洗得发白也舍不得换。
孩子老婆想吃肉,马富贵总是语重心长地道:“咱们家穷呀,虽然也有万贯家财。可和张十万,李百万那些人家比起来,可差的老远了。故此还需得省吃俭用才好。”
老婆孩子听后无奈,为了改善生活,时常做上一些香囊,络子之类的物品拿去卖。母子几个知道马富贵小气,每次都跑到街上偷偷吃东西也不叫他,免得到手的钱财也被收了去。
一众富贵人家时常拿他们家来说笑话,他也因此得了一个“铁公鸡”的绰号。马富贵听后不以为意,他觉得自己再怎么也比那“手松松”强多了。根据可靠消息得知,李有德家快破产了。
李家此刻确实正鸡飞狗跳地闹着,家中的钱财已经差不多被借光了。两个儿子对此非常无奈,他们都是孝顺的人,对父亲的行为也不敢指责。
身为妻子的吴氏却是气坏了,张口便对着丈夫骂道:
“你将这许多钱借了出去,以后又能收回来几分?如今孙子突然得了重病,家里总共只剩下50两银子,说不得这医药费都不够,若孩子有什么三长两短,咱们夫妻的缘分也就到头了。”
李有德听后被吓得不轻,他知道妻子说到做到。孩子生病他这个祖父也心疼,当下不再迟疑,套上牛车准备出门讨债去了。
原本他以为说出了难处,借钱的人家必会体谅,还上一部分也好。可谁知个个都哭穷说实在拿不出钱来。
正坐在二姐夫家的李有德听后很诧异,他可听说了,二姐夫前几日做生意大赚了一笔,怎么会没有钱还呢?刚刚他进门的时候,还看到饭桌上鸡鸭鱼肉摆满,日子应该过得很滋润才对。
二姐夫听后连连否认,说那钱已经花光了,等下次赚到再还给他。若实在急着用钱,你不如把那拉车的牛卖了吧,也能有个几十两银子救救急。
李有德心善嘴拙说不过他们一家人,又怕伤了亲戚的情分,无奈之下只得往下一家催债去。
这一天走下来,上千两银子只讨回来了5两。另外的两把青菜,一篮子鸡蛋,还是曾经帮助过的一个农夫送给他的。
他一路走一路叹气,怎么也想不明白。那句话不是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怎么现实和想象中的不一样呀?
回到家后,吴氏看着他手上的几两银子冷哼一声,“如今知道好歹了吧,这些人本来就是来打秋风,占便宜的,怎会那么容易还钱?”
其实孩子的药费,吴氏卖了嫁妆之后也能垫上。她之所以如此,也是想借这个机会磨一磨丈夫的性子,改掉乱发善心的毛病。否则再有什么天灾人祸来临,他们全家干脆也去乞讨算了。
想到这儿她脸色一沉,说道:
“相公,往日妾身劝你,你总说自己是一家之主。现在该是你这一家之主出力的时候了,你可别让咱们母子失望才好。实在不行就捡起你的老本行,上街摆摊卖货去吧,多多少少赚上几个钱来养家糊口。”
李有德一听对呀,自己以前就是靠卖各种小食发家的。大不了从头再来吧,只要手艺好还怕挣不了银钱。
当天拿他了一两银子置办了一些工具,准备第2日到街上摆摊去,专门卖那鸡蛋煎饼。
做生意其实也讲运气和时机,以前生意好只因为同行少,如今附近卖各种小吃的人多的是。虽然生意不能和以往相比,李有德总归是卖掉了几个。照此下去,一日下来赚个半两银子应该是可以的。
可谁知将鸡蛋饼卖完,他最后反倒亏本了。原来在煎饼的时候,一群乞丐都围在摊位前不停地吞咽口水。
那一个个蓬头垢面,面黄肌瘦的模样看得李有德唏嘘不已。他的慈悲之心又发作了,一挥手每个人都分上一个,惹得一群乞丐围着他大善人叫个不停。
做了善事的李有德回去之后拿不出铜板,等他将原因说完,吴氏叹了一口气说:“老爷呀,你不要卖吃的了。咱们家已经穷得快揭不开锅了,要不老爷也施舍我一些烧饼吧。”
李有德听了这话后惭愧不已,暗下决心一定要找个好生意,不让妻子担心。他沉思了一下午,决定进一些竹制品来卖,这东西不能吃喝,到时候也不会惹来其他人的乞讨了。
拿着银钱,李有德又到乡下去进了一些箩筐,簸箕之类的东西来卖。可他第1次去根本就不知道价钱几何,被那些篾匠报了一个高价。
拉了满满一车货物的来到集市一看,自己的进货价比人家卖的价格还要高。
这下别说赚钱了,又只能亏本清了货。接连两次生意失败,李有德心中不由得沮丧起来,花钱容易赚钱难呀。
就在他回去不知道如何交代的时候,妻子这次反而劝解道:“相公啊,老话说事不过三,下次不如咱们就卖菜吧,这次收菜的时候可要先打探好价钱呀,别被人又骗了去。”
李有德听后连连点头,事先来到集市上打探行情,之后他便赶着牛车又往乡下进货去了。
那菜农为人倒也实诚,按着往日的批发价卖给了他。正巧菜农家中孩子在办满月酒,煮了一些红鸡蛋,当下便抓了三个送给他在路上吃。
看着菜农诚实的面孔,李有德不由想着那些亲戚朋友借钱时讨好的面容;讨债时却是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模样。
他心中暗自发誓:若自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一定不会像之前那样乱发善心,即便帮忙也帮像菜农这样懂得感恩的人。
交易顺利的李有德,拉着一车菜高高兴兴的往镇上而去。准备趁着早市卖个好价钱,可谁知老天仿佛专门和他作对似的。
刚走到半道上,马富贵家的放牛郎赶着十几头牛正往附近的山上而去。那牛关了一夜肚子正饿着呢,看到车上的青菜当即就围了过来,你一口我一口的嚼起来。
放牛郎急得要赶牛,可那牛怎么拉也拉不走。李有德只得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青菜被牛啃了一遍,虽然没有吃完,可也不好再拿去卖了。
今天的生意又失败了,李有德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姜太公,他老人家也是做了几次生意都没成功。
自己也接二连三倒了霉运,就是不知道能否有姜太公的好运气呢?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可没有安邦定国的良策呀。
想到回去后不知道如何向妻儿交代,心情不由得沮丧了起来,心中暗自祈求:老天若是真有情就给我指一条生路吧,我平日行善积德,为何会落到如此的下场?
却说他这话音一落,那晴朗的天空中竟然炸了一个响雷,仿佛上天听到他的祷告似的。
随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老牛突然调转了车头,拉着李有德往一处山中而去,七拐八弯后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山脚下。山脚下布满着嶙峋的怪石,只见一条10多丈长的黑蛇,正趴地上懒洋洋的晒着太阳。
看着它那张开的蛇口,吞下个把人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李有德连忙叫着老牛让它快跑,否则等到蛇发威就麻烦了。
就在这慌乱之间,突然一道老者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李有德你不要害怕,我是山中修行得到的精灵,不会伤害人性命,平日最是敬重有贤德的善人。听说你也是一个好人,常常给穷人施粥送粮。如今咱们在此相遇也算是有缘,不如你也送我一样东西吃吧。”
李有德听到黑蛇如此说,连忙转头施礼:“幸会,幸会,今日有缘得见蛇仙大人。我这身上只有别人送的三个红鸡蛋,不如都送给你吧。”
三个红鸡蛋被他恭恭敬敬地摆在了石头上。黑蛇看后张开大嘴,红鸡蛋自动飞入了口中被它吞食而下。
那样庞大的身躯,这几个鸡蛋也不过是尝尝味道罢了。“你们人间有句话叫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如此,我就告诉你一个秘密吧,就当做是我的回礼了。”
随着黑蛇的诉说,李有德越听越诧异,黑蛇竟然叫他把镇子外面的一栋鬼宅买下来。那栋宅子占地颇广,房子也修得很好,可就是没有人敢住。
马富贵先前贪便宜买了回来,结果刚住进去一晚上就发生了奇怪的事情,一个月有上几天,晚上总听到院中有几个男子在说话,有时候在谈论诗词,有时候在谈论天下的财富。
大半夜的只闻其声不见人影,可不得把人吓住了。马富贵一家想着莫不是撞鬼了,于是就赶紧找道士来查看一遍。
那道士各种办法用尽,却不能奈何那院中的人声,反倒是把自已给吓坏了,于是便忽悠道:“马老爷呀,这几个鬼怪道行高深,说不定已经变成鬼王了。贫道我实在斗不过他们,你另请高明吧。”
马富贵能怎么办?从此这宅子也不敢住了。只有白天太阳大的时候,请了那胆大的下人进去打理一番,方才没有弄得花园里杂草丛生,房屋破坏。
这屋子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这要吃多少顿青菜豆腐才赚够买房子的钱呀?
马富贵原本想把宅子转手让出去,可谁知却走漏了风声,弄得附近的人都知道里面闹鬼,价钱由原来的两降到两也没人愿意买。平日众人走路都还特地绕过那处地方,生怕沾着了晦气。
可如今黑蛇却叫自己赶快把那鬼宅买下,这里面莫非有什么隐情不成?他心中这样想的便也问了出来。
黑蛇神秘一笑,“那几个人可不是鬼呀,你若得了宅子必会发大财。到时候你只需如此行事……,自会万无一失。”
李有德听后连忙再次施礼谢过黑蛇的指点,随后双方各自告别离去。第2日他来到马富贵家,说自己想买下他家的那栋屋子。马富贵听后并没有立即答应,只说让他先考虑考虑再说。
马富贵打算再去那鬼屋打探一番,看里面是不是藏了什么不知道的东西,李有德买鬼宅的举动让他生疑了。
若真的藏有宝物,卖给别人可就倒了大霉了。他当下带着一众家丁将那屋子到处翻看了一遍,可翻来翻去就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之处,在确定没有疏漏之后,终于答应将屋子卖给李有德。
李有德又去哪里拿出这笔钱财呢?原来他把自家的祖宅拿去做抵押,借了一笔钱。若是往日妻子必定会将他骂上一通,没想到这一次却也没有吭声,很快同意了他的决定。之所以如此,还要从吴氏晚上做的一个梦说起。
梦中自称夜游神的男子对她说:
“城隍爷外出,无意听到了你家相公的祷告,他老人家有心相助一番,于是便设下一局点化于他。”
至于如何化夜游神也说了,城隍爷让山中一条修炼得道的蛇精帮忙,告知了鬼宅中暗藏的秘密。让吴氏到时候不需要阻拦丈夫的行为。
城隍爷都是生前有大功德之人,死后方才能得封神位,成为了一方城池的保护神。据传他们这里的城隍爷生前是一个县令。
有一年附近地界发生了旱灾,庄稼大多枯死了。一众村民看着干旱的庄稼地不由得呼天抢地,跪在地下请求老天爷可怜可怜,赶快下一场大雨吧。
县令却知道城中大户人家其实还有米粮,若是他们愿意开仓放粮,说不定还能缓解一下灾情。可大多数人却不愿意做此善事。灾年粮食价格高昂,他们还想趁此机会大赚一笔呢。
这些富商都是地方豪强,各方势力勾结,架空县令的事情也不是没有过。为了自身的安全,先前的县令都不会与他们硬碰硬。
可当时的城隍爷却使了一个计策,不顾自身安危将这些地方豪强都聚在了一处。命令他们放粮,否则大家便一起在这密室中饿肚子吧。
非常时期也只能用非常之法,最近城里城外暗流涌动,他们这处县城恐怕很快就会有暴乱发生。到时候受灾的最严重必会是县中的大户,城隍爷如此行事其实也是为了救他们。
可一心想发财的富商又哪里会想到这样的事情。只觉得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心中对县令痛恨不已。
后来的事情发展却让他们冷汗直冒,还真的有乱民准备趁势起义,还和附近的一些山民勾结在一起。山民有许多是黑户,一些做奸犯科之人走投无路之下躲到了那深山老林中。年深日久之后官府也奈何不了他们。
山中野兽众多,他们大多靠打猎为生,轻易不与外面的人来往,只和一些固定的小商贩交易。买上生活必须的盐巴之类的一些物品。
往日县城安好他们自是不敢冲撞,可如今遇上天灾,众人本就人心惶惶,躲在山中的一群江洋大盗就动了打劫的心思,悄悄派人出山联络了一批人,一起鼓动灾民杀进城去抢钱。
在饥饿的威胁之下,人的礼仪道德会变得薄弱起来,盗匪的计划有很大成功的可能。
不过幸运的是,县令很快觉察了他们的计划,并制定出了相应的对策,因此避免了这一桩祸事的发生。
县令曾经救过城中的几个小乞丐,他们心中都存着感恩之情,一直寻找的机会报答于他。乞丐常在市井中走动,对那些三教九流的事情也大多能知一二。当时听到风声之后,很快找了机会悄悄告知于他。
为了县城的安宁,县令决定兵走险招,因此才有了先前和地方豪强对峙的一幕。只要有了粮食,附近乡民并不会轻易跟着造反。
这件事情直到3日后才爆了出来,县令派往附近守军的信件送到了将军的手中,将军连忙带着军队赶来支援。等到大批官兵赶到,将军把县城差点被屠城的事情说了出来,一众人都吓得面如土色。
从此之后,那些富豪对着县令和颜悦色了许多,也愿意配合他的政务了。附近的乡民得知更是感动不已,亲自为他制作了一把万名伞。
县令在地方声望大增,以他的功绩,往后应能得到皇帝的重用才对。可谁知灾难之后事情众多,在连日奔波劳累之下他最后竟然生病而亡。
事情传开之后民众自发为他办起了丧事,又请了德高望重之士向朝廷上书。请皇帝封县令做他们的城隍爷,让他即便逝去也能得到尊荣。
皇帝为了安抚民意,同意了这个要求。还亲自书写了城隍庙三个字,让匠人刻到了庙门上以示嘉奖。
时间流逝,转眼几百年过去了。天下王朝也经历了改朝换代,可这处城隍庙却代代相传了下来,一直香火旺盛。
城隍爷那日经过城外的时候,突然心血来潮,感念到了李有德发出的心声。这神仙人家能有此感应,可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必是此人身上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
城隍爷低头一看,哎哟,可不得了啦。李有德的头顶有红光笼罩,其中还夹杂着一丝丝的金光。相互辉映之下,在头顶处升起了一尺多高。
那红光是他的气运之光,说明此人有后福;金光是功德之光,这是几辈子的福气积累起来所改,李有德竟然是一个5世大善人。
这可真的是太难得了,这样的人连神鬼也是敬重不已。
如今听到他心中念叨着如何落魄,城隍爷施展神力后,很快就对他所遭遇的事情了解了个透彻。
这一下却让城隍爷想到了从前的自己。在某一方面,两人的性格还是很相像的,至于太过心软这个毛病,只要日后改正,日子总不会难过到哪儿去。
吃一堑,长一智。他先前能挣下那般的家业,也可看出此人还是聪慧的。城隍爷于是决定点化他一番吧,免得让那天下的好心人寒了心。
就比如那走在路上自己摔跤,别人好心去扶一把反被讹诈。长此下来世风日下,就算有那善心之人也不敢轻易做好人了。
他想了想后把山中修炼的黑蛇精招来。
这人有好坏之分,妖怪也同样如此,这黑蛇精从不杀生,有时还会帮忙在山中迷路的村民指路,一心行善,指望着能够修成大道。城隍爷让它点化李有德,对黑蛇精的修行也有好处。
否则它可不敢轻易靠近李有德的身边。若是害他受了惊吓,因此生出病痛或者身亡,黑蛇精将会被因果缠身。到时候渡雷劫很容易产生心魔被雷劈死。
如今得了神城隍爷的召见,黑蛇精非常欢喜,他因为得了李有德的感激,他身上的功德金光当场有一小朵向它飞去。
黑蛇精小心的把那朵功德金光吞入口中,这能让它以后度过雷劫的把握又大了几分。至于李有德为什么不怕黑蛇?其实也是城隍爷的的术法所致,因此双方才能心平气和的互相交谈起来。
黑蛇精将事情交代完,又送了李有德几个灵果,让他拿回去给生病的孙儿吃下去。李有德得了果子很欢喜,孙儿吃了果子后病痛全消,全家也重新布满了欢声笑语。
李有德顺利买到鬼宅,当晚就带着两个儿子入住其中。父子三人也不点灯,静静躲在屋中等着黑蛇所说的机缘到来。
这一等就等到了半夜,就在人将要昏昏欲睡的时候,花园的凉亭下突然传来了几道爽朗的男子笑声。
李有德一听顿时来了精神,悄悄推了推儿子后躲在那门缝外往外偷看。只见在明亮的月光下,三个长须飘飘的老者正坐在那里谈诗论词。
三人分别穿着黄、白、青三色的衣服,看那架势,黄衣老者地位最尊,其他两人都称之他为大哥,白衣服的则称为二哥,青衣服的自然就是三弟了。
他们这一番相会,直到一个时辰后方才散去。只见几人分开而行,李有德父子三人一人一个跟了上去,按照黑蛇精所说,看一看他们到底是在何地消失的。
结果那黄衣老者是在左边的房间消失不见的,白衣老者最后出现的地方则是院中的一处假山,青衣老者则来到一处后草坪消失无踪了。
几人会合之后,两个儿子有些害怕地说道:“爹呀,往日听说这屋闹鬼,如今一看才知道传言为真。这人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可不是只有鬼怪能办得到吗?”
李有德的安慰说:
“咱们身正不怕影子斜,事情到如此今也无需再过犹豫,你爹我今天也要来个富贵险中求。拿着锄头赶快挖吧,蛇仙说地下藏有惊喜,挖上一挖便知道真假了。”
当下几人便在青衣老者失踪的地方卖力的挖了起来。这一挖就挖到了三更时分,终于在地下挖到了几个大坛子。
将上面的盖子打开一看,他们可都是激动坏了。坛子里面装着满满的铜钱,因为保存的好上面还闪烁着光泽。凭空发财的事情谁不喜欢?原本累得气喘吁吁的几人,当即又卖力的挖了起来,经过清点之后铜钱竟然有上万贯之多。
看到这儿李有德心中隐隐有了猜测,他小时候曾听祖父说了一个故事,大致的思是说:这钱财积累的多了有时候便生出了灵智来,莫非他们遇到的那几个老者都是钱财所化。
他把这个猜测告知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一听激动坏了,“这样说来,那黄衣老者就是黄金;白衣老者想必就是白银了。”
这话有道理,虽然还想继续探宝,天色却快要大亮了,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们还是决定暂停行动。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几人自然也知道,当下又把那土坑填了起来,决定要用钱的时候再把它挖出来。
接下来的两天,一家人分别在黄衣老者消失的房间,和青衣老者消失的假山下分别挖出了黄金,和两白银。
看着这一笔巨额财富,李有德开口说道:
“上天待我们家不薄,在即将山穷水尽的时候竟然有得到神仙的点化。这些钱财咱们只取一些作为家中花用即可。宝物有灵,可也不能让他们因此蒙了尘,寻个恰当的时机留着善事之用吧。”
“你们两人可都记住了,不能因此轻狂起来,若是走漏了风声,说不得还会为咱们一家惹来祸端。”两个儿子听后连连点头,这个道理他们也懂。
经过这一番遭遇之后,李有德轻易不会被别人几句好话便哄骗了去,只把钱财送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10年后本地经历了一场大旱,就在附近的许多百姓准备逃荒,出去乞讨的时候。李有德一家拿出了那两黄金,用大船从别地运来了许多粮食救济灾民。
帮助大家度过了那一年的灾荒,让许多人免遭饿死。他的这一番作为,让众人不由得想起了几百年前的城隍爷,历史仿佛在这一刻重演了。
若说两者之间没有关系众人都不相信。更有一些脑洞大开的人聚在一起谈论说:“这李有德呀说不好就是城皇爷变化而来的,专门为了咱们百姓解忧呢。”
这种说法越传越广,端坐庙中的城隍爷不由得含笑点头。李有德这件事情办得挺好,不枉费他先前的一番点化了。
在他看来,城隍爷的名声李有德也是担得起的,还过与他为百姓办的善事相比,这样的虚名反倒显得不太过于重要了。
结语:
李有德心怀善念,因此得到了众人的尊敬。连神鬼也来帮忙他指点迷津,让他一家人不因此而穷困潦倒。
得了大笔钱财的后还能坚守本心,不沾沾自喜,仍然行善积德。让生出灵智的金银财宝一直留在他家中,最后又因此给村民们解了灾难。
俗话说得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物华珍宝,有德者居之。这些话语用在李有德身上,却也是名副其实了。